作为Web开发者,我学过的那些技术
干了这么多年Web开发,我学过一堆技术、框架和工具。有些确实让我受益匪浅,但有些真是学了就后悔,感觉纯属浪费时间。这篇文章我想聊聊那些让我后悔学过的Web开发技术,还有从中得来的教训。不是说这些技术完全没用,而是对我自己的职业路子来说,回报实在没达到预期。
1. jQuery
刚入行时,jQuery是我学的第一门技术。那会儿它简直是前端开发的“神器”,操作DOM、处理事件、搞AJAX请求,啥都靠它。可现在呢?现代JavaScript和React、Vue这些框架崛起,jQuery的功能基本被原生JavaScript或者更新的工具取代了。
我当初花了大把时间钻研jQuery的语法和插件生态,结果没过多久就发现这些技能在现在的前端开发里基本没啥用。浏览器现在对原生JavaScript支持得特别好,像querySelector
和fetch
这种API直接让jQuery成了“过去式”。
教训:
别老盯着某个特定库死磕,学好JavaScript的核心,比如闭包、原型、异步编程,这些才是哪儿都能用得上的真本事。
2. AngularJS(1.x)
AngularJS是我当年费了不少心思去学的另一个技术。它的双向数据绑定和指令在当时挺火的,感觉很新潮。但问题是,AngularJS性能有瓶颈,指令系统复杂,学起来也费劲。更坑的是,后来Angular团队直接出了个完全重写的Angular(2+),AngularJS的技能基本就废了。
我花了不少时间去调试那些烦人的$scope
问题,还得优化性能,结果这些功夫在现在React和Angular主导的市场里几乎没啥回报。
教训:
选框架得挑那些有长期支持、社区活跃的。比起死记硬背某个框架的语法,搞懂背后的核心理念,比如组件化或者响应式编程,价值更大。
3. Flash/ActionScript
早些年,Flash是做网页互动内容的王牌。我花了不少时间学ActionScript,搞动画、做小游戏。可后来HTML5、CSS3和JavaScript崛起,Flash直接被淘汰,浏览器都不支持了。
我当年在Flash上花的心血,现在完全没回报,现代Web开发全跑去用开放标准了。
教训:
Web开发这行,技术更新换代快得吓人。选技术时得看看它的长期前景和行业趋势。像HTML5这种开放标准,明显比Flash这种专有技术更靠谱。
4. Grunt
Grunt是我早期用来自动化任务的工具,比如压缩CSS/JS文件、跑测试啥的。但Grunt的配置文件又长又复杂,调试起来头疼。后来Gulp、Webpack、Vite这些更高效的工具出来了,Grunt基本被淘汰。
我花了不少时间学Grunt的配置和插件,结果这些技能在现在的开发流程里基本没用武之地。
教训:
挑工具得选那些用起来顺手、文档齐全、社区活跃的。比起死磕某个工具,搞懂自动化构建的核心逻辑,比如任务运行和模块打包,才是真本事。
5. Backbone.js
Backbone.js是我早期接触的一个轻量级JavaScript框架,用来做单页应用(SPA)。它提供了一些组织代码的结构,但功能太简单,远不如现在的React或Vue强大。
我花了不少时间去琢磨它的事件驱动模型和手动更新DOM的套路,结果这些技能在现代前端开发里基本没啥用。
教训:
框架的寿命可能很短。选框架时,得看看它的生态、社区支持和长期需求。学会写可维护的代码结构,比光会用某个框架重要多了。
6. CoffeeScript
CoffeeScript是个想“改良”JavaScript的语言,语法更简洁。可自从ES6(及之后版本)出来后,JavaScript自己加了好多CoffeeScript的优点,比如箭头函数、模板字符串、解构赋值。CoffeeScript反倒成了累赘,得额外编译,社区支持也越来越少。
我花时间学它的语法,结果发现直接用现代JavaScript更省事、用得更广。
教训:
与其学什么“替代”语言,还不如把精力放在核心语言的最新特性上。官方标准的语言通常比第三方替代品更有生命力。
最后说两句
回头看看,这些让我后悔的技术其实也不是完全没价值,它们让我明白了Web开发的演变,也让我更会挑值得学的技术。给想入行或正在学的朋友几条建议:
- 打好基础:HTML、CSS、JavaScript这三板斧得学扎实,这些是Web开发的根基。
- 紧跟趋势:选那些社区活跃、支持长久、用得广的技术去学。
- 保持灵活:技术更新快,随时准备学新东西,适应新工具。
- 实用第一:优先学能直接提升项目效率或职业前景的技术。